盐咸地和对氯敏感的农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
而且对叶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会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蔬菜的味道也会变苦,口感差,效益低。
尿基复合肥含氮高,缩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烧苗,施用时要注意浇水和施肥的深度。
只施基肥,不追肥农作物在早期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少,施用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的持效期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保肥水能力较差的砂壤土,如果不及时追肥,很容易就造成了脱肥的现象。
果树看花施肥果树的花多花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势,要想让果树第二年的花芽分化多,坐果多,就应该在上一年施足肥料,特别是果后施肥非常重要,因为在采收后,果树会耗费大量的养分,这时应该及时补充养分,恢复果树元气,增强果树的抵抗力,保证第二年果树的生产能力。
有些人喜欢在冬季施肥,虽然有效果,但是入冬后,树的根系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吸收养分的能力很弱。
果树施肥的最佳时机是在摘果后落叶前,看花施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果树明显的大小年。肥料溶解越快越好农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农作物吸收不了,也是浪费,所以这也是一些产品中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对养分的全程需要。但是加入缓释剂的化肥不宜作追肥施用,因为如果养分释放的速度跟不上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会出现农作物早期脱肥的现象。
追肥时喜欢追施氮肥很多人在追肥时喜欢追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些肥料对于农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带来产量的增加。因为对农作物的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要,但是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对磷、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氮的需求反而减少,追施氮肥会使农作物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结果少或贪青晚熟,口感差。
施肥时认为越靠近根茎部位,肥料越容易被吸收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根茎(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者不吸收。施肥时越靠近农作物的根茎部位(幼苗期除外),肥料离作物的营养吸收部位越远,因此越不容易被吸收
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还容易出现烧苗的现象。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里需要3~5天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等到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会造成农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
所以,施肥时间应根据农作物的需肥特性来制定,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同时,农作物的养分吸收与光照、温度、水、和施肥方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肥等)相关。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农作物的养分吸收,相反则吸收放缓。 根外追肥因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见效快,可以迟一点施用,但是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
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根部,见效较快,也可以迟些施肥。干施见效较慢,应该早点施用。认为只要施足肥料,就能获得高产不同的农作物,在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期内所需的养分种类级数量都是不同的。如果施肥时不根据农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一是会使农作物出现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会使农作物需要量少或者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的浪费。因此,在施肥时应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的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的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的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的流失和缺肥等现象的发生。
一般砂壤土肥料见效快,但是流失也快,因此,因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黏壤土肥料见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钾肥易溶性好,但是流失的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和磷肥的肥效见效慢,流失的也少, 应该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者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很低或者根本就不含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对这些情况不够重视,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等元素不足,造成农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