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作物种植都离不开土壤,土壤肥力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土壤肥力的下降会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影响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01、养分因素
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氮0.03~0.35%;磷0.01~0.15%;钾0.25~2.7%。
02、物理因素
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
03、化学因素
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性能、土壤还原性物质、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
04、生物因素
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它们对土壤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有效性具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
②进行腐殖质的合成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
③进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
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
土地因为连续施用化肥,土壤中养分导致下降,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严重,以及环境破坏、不合理使用土地现象严重、过量使用化肥、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
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防止肥力衰退与土壤治理相结合,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化肥,以便不仅有利于当季作物的高产,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2.增施有机肥,补充有益微生物菌剂,通过施用人、畜的差、尿肥及堆肥、沤肥、録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増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炭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3.合理轮作,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4.增施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质,使酸化、盐化、板结、施肥过度土壤恢复活力,改善土连作障碍,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良性循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减少落花落果,提高结实率,提早收及延长采摘期,增加果实言养水平,提高土壤保水性改善土壤吸附性能。
5.秸杆还田,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适气、适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肥力。文章来源网络